中超第23轮,北京国安客场0-6惨败给山东泰山。而比这个结果更让人意外的,是赛后国安球员张玉宁、王刚和北京球迷的冲突。因为表现低迷遭到球迷的抨击,张玉宁和王刚“怒发冲冠”,从现场画面来看,两人怒吼着就要上去和球迷干架,如果不是旁边有人劝架,场面几乎就要失控。
尽管随后张玉宁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道歉,并且据称当事球迷已经和球员“互相谅解”,但这件事仍然显示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:在中国球员眼里,球迷到底算什么?

通常认为,球迷是球员的“衣食父母”,是球员的收入来源。既然如此,张玉宁和王刚敢揍球迷,等于是大逆不道;尤其是王刚,身为国安队长尚且如此,更是罪加一等。
但实际上,在中国足坛,类似这种“吃饭砸锅”的例子并不罕见。就像最近,山东泰山队长王大雷也曾公开嘲讽过球迷;而在平常很多被忽视的角落里,球员和球迷互骂、挖苦讽刺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。而当球迷想要给球队提建议、表达自己立场的时候,又往往会被嘲笑为“无事生非”。似乎中国球迷这个“衣食父母”,显得名不副实。

而这一切的根源,就在于中国足球糟糕的市场环境。一家中超俱乐部要想取得不错的成绩,每年支出至少1.5亿元以上,而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单靠球迷收入就能实现收支平衡的。以成都蓉城为例,尽管坐拥全国首屈一指的金牌球市,但刨去成本,每年从球票、周边产品等方面获得的实际利润,不会超过5000万,这些钱仅覆盖徐正源团队的费用、几大外援的薪水都显得不够,如何支撑整个球队的开支?
在中超金元时代,像北京国安、上海申花这样的老牌豪门,从球迷周边产品、主场票房等方面获得的总收入,都在6000万以下;广州恒大巅峰期号称“三千万恒迷”,每年也有近十亿的亏损。这还是在球队有亚冠冠军、大牌球星和中超七冠王等金字招牌的情况下。可想而知,现在的中超球队能够在球迷那里获得的商业价值,就更低了。

这一略显“残酷”的现实,就造成了球员心中对“衣食父母”的认知错位:与其感恩球迷,不如感恩球队老板。因为只有老板,才能顶着每年数千万上亿的亏损,给他们继续发工资;与其有几千万球迷,不如有一个身价百亿的“大爹”,更加实在。
就像前国脚戴琳所言,很多中国球员心理根本瞧不起球迷,对这些球员来说,“衣食父母”是老板,因为只有老板才能给他们发工资。尽管在宣传上,各家俱乐部仍然把球迷捧成是“第十二人”,但随着越来越多球员和球迷之间的“战争”,这层最温柔的伪装,似乎也差不多快被撕破了。
上一篇: 北京国安致歉
Kanavi:我们不想和BLG交手,但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
体育资讯10月30日称 S15瑞士轮TES击败BLG晋级八强后,打野选手Kanavi接受外媒...
2025-10-30
赵志铭OB周敢敢排位:没有鼓励全是指责直接给周敢敢气出哭腔!
体育资讯10月30日称 LPL解说主持杯,赵志铭深夜OB周敢敢排位教操作:没有鼓励全是...
2025-10-30
一个都别想跑!豆瓣爆料称:BLG商K事件不止一次,不止一人
体育资讯10月30日称 昨日BLG商K事件引发热议,Elk、shad0w等人纷纷发布微博澄清...
2025-10-30
HansSama与JackeyLove数据对比:双方输出能力几乎持平
体育资讯10月30日称 S15八强赛TES将迎战G2,赛前外媒统计Hans Sama与JackeyLove...
2025-10-30
LCK主持人志宣分享和各时期的peanut合照:辛苦了老朋友好好休息
体育资讯10月30日称 LCK主持人志宣分享和各时期的peanut合照:辛苦了老朋友,好好...
2025-10-30